这些症状如果你有2项以上,请立刻去旅行!不开玩笑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看见心理 Author 看见心理主创团
首先,先看一个全球通用的精神健康问卷的十二项指标👇
长期处于疲劳状态
压抑并难以感到快乐
因过度担心导致失眠
无法战胜困难
对生活毫无兴趣
自信心全无
没有社会存在感
无法集中注意力
对所有事情都过度考虑
感到自己毫无价值
无法自己做决定
逃避问题
如果你已经收获四项以上的症状,那么你已经有,或者正在发展成为心理疾病。 马上就是国庆长假了。 无论你有几项症状,也不用管自己到底有什么心理问题,你都有8天时间来抚慰一下内心真实的自己。 旅行是第一选择,看心理医生是第二选择。 也许你可以去火车站,有哪儿的票就买哪儿。 不需要太远。
以上内容,来源于三年前某心理工作室发布的一篇短文,拿来与大家分享。 为什么想跟大家分享这个话题呢?以及为什么心理压力过大时,旅行是第一选择? 今天这篇文章,就来聊聊:
01
逃离城市,逃离格子间
人的发展是需要一定空间的,而这种「个人空间」随着城市的急速发展,正在急速地被压缩。
《城市与压力》一书中,作者马兹达·阿德里(德国精神学家)提到一个观点:
“老鼠乌托邦”实验
① 较弱的雄鼠被排挤到一个区域,它们也失去了活力和求偶的能力;
② 部分雌鼠展现出雄性的强攻击性,攻击同类或者自己的后代;
③ 一些老鼠开始只顾梳理自己的外表,放弃社交、生育等基本行为。
城市就像是密封的房间,人们就像老鼠一样被挤压到喘不过气。
02
旅行是对人格的补全
1)提升情绪灵活性
2)提高幸福感
3)减少压力与病痛
4)增进人际关系
5)重塑人格
旅行的力量的深刻程度,甚至能够拓展一个相对已经稳定的人格。在外地旅行,我们会被迫与不认识的人进行沟通,融入当地的社会人文环境,这对于我们稳定的生活结构是一种冲突。
03
去感受另外97%的世界与人生
北上广的面积只占中国的0.3%,加上15个最发达的城市,面积也就3%。
最后,我想分享一段在“行走的力量”活动里面,一位参与者的感悟:
每个人可能都是一个小宇宙,你要改变这个小宇宙那得多困难呀。
你在行走的过程中,慢慢会感受到,你的宇宙说不定有一天会变化。
但是在变化之前可能你在聚集一些能量,也许这些能量你一辈子用不上,但是有朝一日对个人来说,能量一爆发,说不定就是一条银河。
编辑:寒冬
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看见心理(ID:kanjianxinli1 ):改变,从看见开始。看见心理,提供专业心理内容与服务,由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创立。本文作者:黎响。
References:
[1]Aron, A., Norman, C. C., Aron, E. N., McKenna, C., & Heyman, R. (2000). Couples shared participation in novel and arousing activities and experienced relationship quality.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, 78, 273-283.
[2]Chen, G. (2012). “Malaysia Moves to Bolster Marriage.” Khabar Southeast Asia.
[3]Crowne, K. A. (2013). Cultural exposure, emotional intelligence, and cultural intelligence: An exploratory study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, 13(1), 5–22.
[4]Gilbert, D., & Abdullah, J. (2002).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the expectation of a holiday on an individual’s sense of well-being.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, 8(4), 352–361.
[5]Gump, B. B., & Matthews, K. A. (2000). Are vacations good for your health? The 9-year mortality experience after the multiple risk factor intervention trial. Psychosomatic medicine, 62(5), 608–612.
[6]Kumar, A., Killingsworth, M. A., & Gilovich, T. (2014). Waiting for Merlot: Anticipatory Consumption of Experiential and Material Purchases. Psychological Science, 25(10), 1924–1931.
[7]Zimmermann, J., & Neyer, F. J. (2013). Do we become a different person when hitting the road?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sojourners.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, 105(3), 515–530.
[8]https://www.latimes.com/travel/la-xpm-2013-dec-17-la-trb-travel-best-medicine-study-20131217-story.html
[9]https://www.nytimes.com/2008/06/07/business/yourmoney/07shortcuts.html?_r=2&adxnnl=1&oref=slogin&adxnnlx=1213030992-IVQqlabSa5SqAn48KuSOHg
[10]https://www.psychologytoday.com/us/blog/happy-trails/201502/travel-the-ultimate-aphrodisiac
[11]《城市与压力》.马兹达·阿德里
[12]《行·静》
[13]《圆桌派 第四季:游历:不远万里来到中国》
RECOMMEND
推荐阅读
▷ 百慕大、尼斯湖水怪……那些世界未解之谜,都有啥不可告人的秘密?
▼
更多夜读,扫描二维码关注央视网©央视网
好新闻不错过